如何理解众生无尽
- xueforen
- Oct 14, 2021
- 3 min read
是名众生实无众生(菩萨众生皆是幻化)
舍利弗,即此法身,过于恒沙无边烦恼所缠,从无始世来随顺世间,波浪漂流往来生死,名为众生。舍利弗,即此法身,厌离世间生死苦恼,弃舍一切诸有欲求,行十波罗蜜,摄八万四千法门,修菩提行名为菩萨。复次,舍利弗,即此法身,离一切世间烦恼使缠,过一切苦,离一切烦恼垢,得净得清净,住于彼岸清净法中,到一切众生所愿之地,于一切境界中究竟通达更无胜者,离一切障,离一切碍,于一切法中得自在力,名为如来应正遍知。是故,舍利弗,不离众生界有法身,不离法身有众生界,众生界即法身,法身即众生界。舍利弗,此二法者,义一名异。——乾隆大藏经第520部《佛说不增不减经》
佛言:“须菩提,彼非众生,非不众生。何以故?须菩提,众生、众生者,如来说非众生,是名众生。”——乾隆大藏经第10部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
须菩提言:“于意云何?何等法名众生?”释提桓因言:“无有法名众生,假名故为众生。是名字本无有法,亦无所趣,强为作名。”——乾隆大藏经第3部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
善男子,圆觉自性,非性性有,循诸性起,无取无证,于实相中,实无菩萨及诸众生。何以故?菩萨、众生皆是幻化,幻化灭故,无取证者。——乾隆大藏经第423部《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》
须菩提,于意云何?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‘我当度众生’。须菩提,莫作是念。何以故?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。若有众生如来度者,如来则有我、人、众生、寿者。——乾隆大藏经第10部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
文殊师利白佛言:“……世尊,如是说法,无有众生已得涅槃、今得、当得。何以故?无有决定众生相故。”——乾隆大藏经第18部《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
众生界不增不减(众生界即法身法身即众生界)
迦葉白佛言:“众生般涅槃者,为有尽耶?为无尽耶?”佛告迦葉:“众生无有尽也。”迦葉白佛言:“云何众生不尽?”佛告迦葉:“若众生尽者,应有损减。此修多罗,则为无义。是故,迦葉,诸佛世尊般涅槃者,悉皆常住。以是义故,诸佛世尊般涅槃者,然不磨灭。”——乾隆大藏经第436部《大法鼓经》
尔时,文殊师利童真菩萨摩诃萨语舍利弗言:“如是,如是,如汝所说。虽为一切众生发大庄严心,恒不见有众生相;为一切众生发大庄严,而众生界亦不增不减。假使一佛住世,若一劫若过一劫,如此一佛世界,复有无量无边恒河沙诸佛,如是一一佛,若一劫若过一劫,昼夜说法心无暂息,各各度于无量恒河沙众生皆入涅槃,而众生界亦不增不减,乃至十方诸佛世界亦复如是,一一诸佛说法教化,各度无量恒河沙众生皆入涅槃,于众生界亦不增不减。何以故?众生定相不可得故,是故众生界不增不减。”——乾隆大藏经第18部《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
舍利弗,不离众生界有法身,不离法身有众生界,众生界即法身,法身即众生界。舍利弗,此二法者,义一名异。……舍利弗,大邪见者,所谓见众生界增,见众生界减……舍利弗,一切愚痴凡夫不如实知一法界故,不如实见一法界故起邪见心,谓众生界增,众生界减。——乾隆大藏经第520部《佛说不增不减经》
佛告智轮。诸佛境界依如一切众生境界。智轮童子复白佛言。世尊。一切众生境界多少。佛告智轮。如是一切诸佛境界。此名一切众生境界。又复智轮。汝今当知诸佛境界及以一切众生境界。此二境界是一法界无有差别。……若有一切众生境界即佛境界。如是一切如来境界。及以一切众生境界。是一境界无二无别。——乾隆大藏经第405部《力庄严三昧经》
尔时,世尊告慧命舍利弗:“此甚深义,乃是如来智慧境界,亦是如来心所行处。舍利弗,如是深义,一切声闻、缘觉智慧所不能知,所不能见,不能观察,何况一切愚痴凡夫而能测量?唯有诸佛如来智慧,乃能观察知见此义。舍利弗,一切声闻、缘觉所有智慧,于此义中唯可仰信,不能如实知见观察。舍利弗,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,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,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,如来藏者即是法身。舍利弗,如我所说法身义者,过于恒沙不离不脱、断不异、不思议佛法如来功德智慧。”——乾隆大藏经第520部《佛说不增不减经》
Comentári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