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earch

为什么说本来涅磐如何理解

  • xueforen
  • Dec 27, 2021
  • 5 min read

 

涅槃义者即是诸佛之法性

善男子,涅槃义者,即是诸佛之法性也。——乾隆大藏经第109部《大般涅槃经》第3卷


一切诸佛即涅槃相

文殊师利言:“一切诸佛即涅槃相。涅槃相者,无入,无不入。”——乾隆大藏经第19部《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》


涅槃之体非本无今有

时,世尊告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摩诃萨言:“涅槃之体,非本无今有。若涅槃体本无今有者,则非无漏常住之法。有佛无佛,性相常住,以诸众生烦恼覆故,不见涅槃便谓为无。菩萨摩诃萨以戒、定、慧勤修其心,断烦恼已便得见之。当知涅槃是常住法,非本无今有,是故为常。”——乾隆大藏经第109部《大般涅槃经》


本来涅磐(五蕴法本性不生不生故亦无有灭)

法我见者,以二乘钝根,世尊但为说人无我,彼人便于五蕴生灭毕竟执著,怖畏生死,妄取涅槃。为除此执,明五蕴法本性不生,不生故亦无有灭,不灭故本来涅槃。——乾隆大藏经第1243部《大乘起信论》


一切诸法相即本涅槃

尔时,地藏菩萨言:“一切诸法相即本涅槃,涅槃及空相亦如是。无是等法,是法应如。”——乾隆大藏经第425部《金刚三昧经》


自性寂静即是涅槃

地藏菩萨摩诃萨言:“……我即为说真实之义,所谓一切诸法本性自空,毕竟无我,无作无受,无自无他,无行无到,无有方所,亦无过去、现在、未来;乃至为说十八空等,无有生死涅槃、一切诸法定实之相而可得者。又复为说一切诸法如幻、如化、如水中月、如镜中像……又烦恼生死,毕竟无体,求不可得,本来不生,实更无灭,自性寂静即是涅槃……”——乾隆大藏经第460部《占察善恶业报经》卷下


一切诸法不生不灭自性本来入于涅槃

一切诸法不生不灭,自性本来入于涅槃,三乘、一乘,五法心、诸法体等同。言语声义依众缘取相,堕有无见谛于诸法,见诸法体各住异相,分别异相;如是分别已,见种种法相如幻,见种种分别。大慧,譬如幻种种异异分别,非谓圣人,是凡夫见。——乾隆大藏经第172部《入楞伽经》


于无生中妄见生灭(厌流转者妄见涅槃)

云何无明?善男子,一切众生从无始来,种种颠倒,犹如迷人四方易处;妄认四大为自身相,六尘缘影为自心相……由此妄有轮转生死,故名无明。善男子,此无明者,非实有体……一切众生于无生中,妄见生灭,是故说名轮转生死。……善男子,一切众生从无始来,妄想执有我、人、众生及与寿命,认四颠倒为实我体,由此便生憎爱二境,于虚妄体重执虚妄,二妄相依生妄业道,有妄业故妄见流转,厌流转者妄见涅槃,由此不能入清净觉。……善男子,觉成就故,当知菩萨不与法缚、不求法脱,不厌生死、不爱涅槃,不敬持戒、不憎毁禁,不重久习、不轻初学。何以故?一切觉故。——乾隆大藏经第423部《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》


众生界住在何处(住涅槃界)

尔时,佛告文殊师利言:“善男子,汝今如是说深般若波罗蜜。我今问汝,若有人问:‘汝有几众生界?’汝云何答?”文殊师利白佛言:“世尊,若人作如是问,我当答言:‘众生界数,如如来界。’”……“文殊师利,若复问:‘汝众生界,系在何处?’当云何答?”“世尊,我当答言:‘如如来系,众生亦尔。’”……“文殊师利,若复问:‘汝众生界,住在何处?’当云何答?”“世尊,我当答言:‘住涅槃界。’”——乾隆大藏经第19部《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》


众生界不增不减

尔时,文殊师利童真菩萨摩诃萨语舍利弗言:“如是,如是,如汝所说。虽为一切众生发大庄严心,恒不见有众生相;为一切众生发大庄严,而众生界亦不增不减。假使一佛住世,若一劫若过一劫,如此一佛世界,复有无量无边恒河沙诸佛,如是一一佛,若一劫若过一劫,昼夜说法心无暂息,各各度于无量恒河沙众生皆入涅槃,而众生界亦不增不减,乃至十方诸佛世界亦复如是,一一诸佛说法教化,各度无量恒河沙众生皆入涅槃,于众生界亦不增不减。何以故?众生定相不可得故,是故众生界不增不减。”——乾隆大藏经第18部《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


无有众生已得涅槃今得当得

文殊师利白佛言:“……世尊,如是说法,无有众生已得涅槃、今得、当得。何以故?无有决定众生相故。”——乾隆大藏经第18部《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


不见有得涅槃者

舍利弗,如来于法都无所得有所灭,故名为涅槃,亦不见有得涅槃者。舍利弗,佛亦不念涅槃,不以涅槃为念,亦不贪著涅槃。……舍利弗,我尚不念涅槃,云何当说汝等当念涅槃、当得涅槃?舍利弗,若人得涅槃者,是人不随如来出家,随六师出家。舍利弗,当知是人为是法贼入我法中,当知是人污辱我法,当知是人为是大贼,如大城邑中有大贼。……舍利弗,我今明了告汝,有所得者无有涅槃。有所得者若有涅槃,是则诸佛不出于世,一切凡夫皆入涅槃。何以故?一切凡夫皆有我见、人见,皆有所得,皆是邪见。——乾隆大藏经第1090部《佛藏经》


见一切三界毕竟不生

佛告文殊师利:“若行者能见一切法即是无生性,是名见苦。若能见一切法不集不起,是名断集。若能见一切法毕竟灭相,是名证灭。若能见一切法无所有性,是名修道。文殊师利,若行者能如是见四圣谛,是人不作如是分别:是法善、是法不善,是法应见、是法应断,是法应证、是法应修,所谓苦应见、集应断、灭应证、道应修。所以者何?凡夫所行贪欲、瞋恚、愚痴,行者见是法皆空、无生、无所有、不可分别,但积集虚妄。尔时于法无所取无所舍,于三界中心无所碍,见一切三界毕竟不生,见一切善不善法虚诳不实,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焰。行者见贪欲性即是涅槃性,瞋恚性即是涅槃性,愚痴性即是涅槃性。若能见一切法性如是,便于一切众生之中不起憎爱。所以者何?是行者不得是法,若生爱处、若生憎处,安住虚空心中,乃至不见佛、不见法、不见僧,是则不见一切法。若不见一切法于诸法中则不生疑,不生疑故则不受一切法,不受一切法故则自寂灭。”——乾隆大藏经第160部《诸法无行经》


生死解脱都无所有皆毕竟空

有菩萨摩诃萨具修六种波罗蜜多,见诸有情生死长远,诸有情界其数无边。善现,是菩萨摩诃萨见此事已,作是思惟:‘生死边际犹如虚空,诸有情界亦复如是,虽无真实诸有情类流转生死或得涅槃,而诸有情妄执为有,轮回生死受苦无边,我当云何方便拔济?’既思惟已,作是愿言:‘我当精勤不顾身命,修行六种波罗蜜多,成熟有情,严净佛土,令速圆满疾证无上正等菩提。为诸有情说无上法,皆令解脱生死大苦,亦令证知生死解脱都无所有皆毕竟空。’善现,是菩萨摩诃萨由此六种波罗蜜多,速得圆满邻近无上正等菩提。——乾隆大藏经第1部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》第331卷


不知生死涅槃差别一切性妄想非性

诸声闻畏生死妄想苦而求涅槃,不知生死、涅槃差别,一切性妄想非性。——乾隆大藏经第171部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》


世间即是涅槃(涅槃不异世间世间不异涅槃)

声闻、辟支佛法中,不说世间即是涅槃。何以故?智慧不深入诸法故。菩萨法中,说世间即是涅槃,智慧深入诸法故。……涅槃不异世间,世间不异涅槃。涅槃际世间际,一际无有异故。菩萨摩诃萨得是实相故,不厌世间,不乐涅槃;三十七品是实智之地。——乾隆大藏经第1163部《大智度论》第19卷

 
 
 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