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说诸法平等无上中下
- xueforen
- Dec 25, 2021
- 4 min read
诸法平等中无有分别是凡夫人是须陀洹乃至是佛
须菩提白佛言:“世尊,若诸法平等中,皆不可得是凡夫人乃至是佛。世尊,凡夫人、须陀洹乃至佛为无有分别。”佛告须菩提:“如是,如是,诸法平等中,无有分别是凡夫人、是须陀洹乃至是佛。”——乾隆大藏经第3部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第29卷
无上中下法
佛告文殊师利:“汝修学般若时,有善根增减不?”文殊师利白佛言:“世尊,无有善根可增可减;若有增减,则非修般若波罗蜜。世尊,不为法增,不为法减,是修般若波罗蜜。不断凡夫法,不取如来法,是修般若波罗蜜。何以故?世尊,般若波罗蜜不为得法故修,不为不得法故修,不为修法故修,不为不修法故修。世尊,无得无舍,是修般若波罗蜜。何以故?不为生死过患,不为涅槃功德故。世尊,若如是修,是修般若波罗蜜,不取不受、不舍不放、不增不减、不起不灭故。世尊,若善男子、善女人作是思惟‘此法上,此法中,此法下’,非修般若波罗蜜。何以故?无上中下法故。世尊,我如是修般若波罗蜜。”——乾隆大藏经第19部《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》
诸法平等中无有戏论所谓是正是邪
持世,何谓菩萨摩诃萨安住正定?菩萨摩诃萨观一切定皆是邪定。何以故?凡诸法中,所取缘定相、所取知定相、所取三昧戏论定相,皆名为邪。邪者即是贪著义。是定不尔,如所缘取相、不取相,无求无戏论无忆念,名为正定。若不贪著不分别此彼,断贪著喜不受定味,坏取定相心无所住,是名正定。又正定者,不依止一切定中而不戏论,如实通达法之本体,善知定相心不贪著,欲破彼此念道如是语亦不分别,断一切分别故,名为正定。又正定中,更不生邪正想,破一切想,断一切想,灭一切想故,名为正定。正定者,不生邪正,不分别邪正,是名正定。何以故?是菩萨通达诸定方便住是正定中,不复为若定、若定相所系,过诸定相故说名正定。正定名于法无所戏论,诸法平等中无有戏论所谓是正、是邪。正定者,即是诸法平等义。正定者,能出诸禅定三界一切有为法,能如实知见一切五道生死义。持世,是名诸菩萨摩诃萨住如是定中,名为得正定方便,名为善知道善知道方便,所谓如实知见能至涅槃道。——乾隆大藏经第162部《持世经》
胜义谛中无分别无戏论
佛告善现:“我说一切法平等性为清净法。”“世尊,何等一切法平等性?”“善现,诸法真如、法界、法性、不虚妄性、不变异性、平等性、离生性、法定、法住、实际、虚空界、不思议界,如来出世、若不出世,性相常住,是名一切法平等性。此平等性名清净法。此依世俗说为清净,不依胜义。所以者何?胜义谛中,无分别、无戏论,一切音声名字路绝。”——乾隆大藏经第1部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》第396卷
如来自觉一切法空
佛告文殊师利:“是诸佛法得不胜乎?”文殊师利言:“我不见诸法有胜如相,如来自觉一切法空,是可证知。”佛告文殊师利:“如是,如是,如来正觉自证空法。”文殊师利白佛言:“世尊,是空法中,当有胜如而可得耶?”佛言:“善哉!善哉!文殊师利,如汝所说,是真法乎!”——乾隆大藏经第18部《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
诸法空中何有胜劣
佛告曼殊室利童子:“诸佛妙法岂亦不胜?”曼殊室利白言:“世尊,诸佛妙法不可取故,亦不可言是胜是劣,如来岂不证诸法空?”世尊答言:“如是,童子。”曼殊室利复白佛言:“诸法空中何有胜劣?”世尊赞曰:“善哉!善哉!如是,如是,如汝所说。曼殊室利,佛法岂不是无上耶?”“如是,世尊,一切佛法虽实无上,而于其中无法可得,故不可说佛法无上。”——乾隆大藏经第1部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》第574卷
诸法如实中无持戒者无破戒者
舍利弗,若人于一切法无我,如实知无我;一切法本来无所有空,能如实知无所有空,是则不以持戒为上、多闻为上、禅定为上。何以故?舍利弗,诸法实相无生无起,于中无法可为上者。舍利弗,是诸法如实中,无持戒者、无破戒者,何况贪著而以为上?——乾隆大藏经第1090部《佛藏经》
法离好丑法无高下
时维摩诘来谓我言:“……法无众生,离众生垢故;法无有我,离我垢故;法无寿命,离生死故;法无有人,前后际断故;法常寂然,灭诸相故;法离于相,无所缘故;法无名字,言语断故;法无有说,离觉观故;法无形相,如虚空故;法无戏论,毕竟空故;法无我所,离我所故;法无分别,离诸识故;法无有比,无相待故;法不属因,不在缘故;法同法性,入诸法故;法随于如,无所随故;法住实际,诸边不动故;法无动摇,不依六尘故;法无去来,常不住故;法顺空,随无相,应无作;法离好丑;法无增损;法无生灭;法无所归;法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心;法无高下;法常住不动;法离一切观行。”——乾隆大藏经第142部《维摩诘所说经》
法无高下等法性故
世尊,不见好丑,不生高下,不作取舍。何以故?法无好丑离诸相故,法无高下等法性故,法无取舍住实际故,是修般若波罗蜜。”——乾隆大藏经第18部《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
コメント